天气:
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们的未来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12-09-03 来源:

我们的未来是什么

――于“博闻讲坛”上的讲稿

俞伟人

2012.8.31

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刚才叶飞给大家讲了在过去的岁月中,他那充满艰辛而又浪漫的创业故事以及今天他那辉煌幸福的生活。叶飞讲的是他那昨日的艰辛和今日的辉煌,作为博闻讲坛的第二位演讲者,我今天讲的是我们党校今日的辉煌和明日的思考,所以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未来是什么!”讲得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

过去的几年里,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党校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江阴市委党校在教学、科研、人才、管理、后勤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江阴特色的做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党校先后成为省委组织部“民营企业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中浦院现场教学示范点”,中央党校先后三次在《学习时报》等刊物上介绍了我校办学的做法和经验,201112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县级党校工作座谈会上,我校作经验介绍,会上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在讲话中表扬我校“努力打造三大学堂,同时努力围绕幸福江阴建设和县城现代化建设等实施研究工程,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今年717日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习近平校长在讲话中,对“江阴市委党校提出努力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大学堂、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库、创新发展的示范区’”的办学思路给予高度肯定,我校还先后数次被省委党校评为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并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先进集体、无锡文明单位、无锡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50余项,先后数十人次荣获省委党校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今天的江阴市委党校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说我们迈出了把江阴市委党校打造成在“长三角有较大影响、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一流县级党校的第一步。当然所有这一切成绩和荣誉的取得,归功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体党校人的共同努力和全心付出,也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支持。

回望过去几年走过的路。我们从认识党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开始,依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校工作条例》和《20102020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积极探索和遵循党校办学规律、干部培训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努力推进江阴市委党校的全面建设有特色、上水平。

我们始终坚持党校姓党。依据《党校工作条例》精神,我们始终站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思考自身工作。始终从组织的要求和需求来开展教学培训、科研、队伍建设、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努力让我们的培训工作做到 “让组织放心、让学员满意”、科研工作做到“围绕中心、服务中心”、队伍建设做到“既培训人才、又培养人才”、行政后勤工作做到“既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又构建良性运作机制”,努力把党校办成让组织放心和满意的党校。

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从《江阴市委党校“十一五”规划》到《江阴市委党校“十二五”》;从建设“党员干部的大学堂、市委工作的研究地、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建成省内一流的县级党校到建设“党员干部的大学堂、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库、学习型组织的示范点”,努力建成在“长三角有较大影响、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一流的县级党校,我们始终用明晰的发展规划来引领自身的全面建设。

我们始终坚持文化铸魂。我们深知,一所党校事业辉煌的魅力和基业常青的奥秘在于它的文化。为此,我们连续两个五年制定《党校文化建设纲要》,积极凝炼、培育、实践“忠诚、求是、和谐、创新”江阴党校精神,始终坚定“立校为党、执教为民”的办校使命,用建一流党校的愿景来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来推进“优雅智慧、博厚谦逊”的员工文化、“以人为本、简约高效”的制度文化、“系统科学、引领创新”的课程文化、“功能合理、整体和谐”的物质文化、“科学先进、服务培训”的网络文化建设。努力通过文化建设来让党校精神溶入党校人血液和灵魂中,让党校使命化为党校人的自觉行为,让党校发展愿景成为党校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我们始终坚持人才第一。人才队伍是党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的第一建设。几年来,我们始终坚守党校姓“党”,用党校的使命和责任来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注意做到:注重引才。先后引进13名硕士研究生,极大地改善了党校人才队伍结构,为履行党校的使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强化育才规划职业生涯,努力用人生规划来自觉引领教师职业发展。坚持读书活动,在读书中,让教师明党情、熟国情、把规律。坚持外送培训,借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省委党校等平台,选送教师进行培训进修。坚持外联锻炼,组织和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基层、机关部门去调研、挂职、蹲点,熟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锻炼能力素质。坚持内训升华,通过校内的教学、科研沙龙活动、研讨活动等,为教师交流汇聚智慧提供平台。敢于用才。通过鼓励、奖励、激励,让更多的教师走上讲台、走进课堂、讲好专题,紧紧把握干部培训的主动权,真正成为“执政者之师”。狠抓科研不放手,在科研中发挥咨政作用,展示教师的聪明才智,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和水平。建立有效机制,勇让年轻教师担当教学、科研、管理的大梁,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潜能,促进人才出成果,建功立业。

我们始终坚持开门办学。用开放的理念汇聚人才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原则,积极构建柔性人才队伍建设之路,用“请、引、聘、兼”等,外聘著名专家学者、党政干部、村社干部、企业老总、社会贤达来校担任客座教授,为服务我校大容量的干训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我校建设提供智慧支撑。用开放的办法推进合作,联合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九校,牵手苏锡常八校等,整合培训资源,聚集区域智慧,推进学科建设,在合作交流中出思想、出智慧、出人才、出成果。用开放的办学共促发展,利用江阴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加强对外干部培训的合作,既宣传了江阴,又放大了我校培训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用开放的手段经营党校,按照“运行自主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创建培训服务中心,外聘专业经营人才,用社会的资源为党校建设发展服务,形成了具有江阴党校特色的服务保障模式,确保了党校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良性运作。

今天整个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着新的转型发展,在向科学发展之路迈进,去努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的未来。我们江阴市委党校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挑战,我们要很好地思考一个问题:未来的江阴市委党校应该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未来的我们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想,什么样的未来关键在于今天的我们如何去思考、去实践!并很好地推进自身建设,以适应将来新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去积极的探索。

一要明白,最大的敌人是昨天的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要很好地传承,但更要善于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来反思过去和今天的不足。善于改革我们今天的改革成果,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新的进步和成就。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党校未来的发展也是如此,对组织的建设发展,我们一定要用前瞻的眼界、思路和胸襟去思考问题、推进工作。我们一定要勇于和善于不断改革在不断推进改革创新的我们。

二要清醒,共同价值观是组织的灵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善于营造组织的文化气场,在文化建设中真正寻找到我们组织成员共同追随和信奉的共同价值观。没有共同价值观的组织是一个可怕的组织,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放慢前进的脚步,等等我们的灵魂。作为党校人,我们要记住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做企业的意义和目的要回归到做人的本质。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高尚一点点。”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不再在党校工作时,我们给这个组织留下些什么?

三要清楚,不断的学习是进步的台阶。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学习的重要性大家都非常的清楚。我在这里要讲的是,我们不仅要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学习,更要重视和强调组织的学习、团队的学习。个人学习对个体进步和组织发展很重要,但对于组织来说,团队的学习比个人学习更重要,我们要自觉地把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引进到我们党校的全面建设中,努力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示范点。

四要行动,善于实践是我们发展根本。今天,干部培训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演变,党校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要求、任务,尤其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党校的建设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学习和把握这些变化和规律非常重要,但我们更要明白,学习是手段,目的是让我们遵循发展规律去实践、去创造,做智慧之人,创智慧团队。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激励学习,激励开发自己的激情和才华,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让每个人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一件艺术品。作为领导,我们要有一颗宽容心,允许下属在实践中试错。我们要善于把干部培训的新理念、新形式、新手段运用到自身的组织管理、队伍建设中,如结构式研讨、行动学习法等等。

五要把握,个人命运同组织命运相连。有人说过:组织靠个人而发展,个人靠组织而生存。组织的未来就是个人的未来,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组织成员的努力付出。我们要明白,用自己的发展来发展组织的发展,更要明白,在组织发展的基础上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我们要真正理解团队的含义和意义,并从内心热爱这个组织、这个集体,自觉地把个人职业愿景同组织发展愿景有机结合起来。

六要创造,未来成就靠今天努力创新。未来不能预测,但能创造。当年,面对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常熟蒋巷村的常德盛老书记说:“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正是依靠这样的精神,常德盛老书记带领着全村人,让一个“一穷二白、吸血虫病横行”的有名穷村,有了一个幸福美好的今天和未来。我们要善于置身未来来审视今天的发展,站在未来的角度去创造未来,而不是停留在原地预测未来。智慧就在当下我们的作为,美好的未来包含在今天之中,我们要敢于创造、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用今天的创造创新来争取美好的明天、幸福的未来。要让创新的灵魂始终附体我们党校,让活力四射始终贯穿我们党校发展的轨迹中。

相信,只要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坚持文化铸魂、规划引领,坚持永不满足、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我们的未来一定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