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07-10-11 来源:本站原创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驱动力。文化因素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腐败高发、易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今社会,廉政文化在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越来越显示出来,廉政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汹涌澎湃,网络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新型样态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意义的框架,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极具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对廉政文化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探讨如何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廉政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内涵和关系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廉政文化状况,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廉政状况和水准。当前要提倡的廉政文化,是指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利观、利益观问题,在全社会营造讲法纪、讲道德、守诚信的良好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的精神境界。廉政文化就其具体内涵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廉政的社会文化,主要表现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环境;二是廉政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勤廉自律,淡泊名利,从政为民;三是廉政的职业文化,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四是廉政的组织文化,主要表现为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廉政文化在廉政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首先,廉政知识体现人的素质。通过廉政知识教育,使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能够明白,廉政的概念和基本要求,明确权力必须接受监督和对权力进行监督的程序、方法。其次,廉政规范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廉政规范约束和规范公务人员的行为,从而达到依法行政。第三,廉政信仰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通过树立廉政信仰,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    

 

  (二)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角度说,特指以语言数字化为前提,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传输为依托,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与现实文化密切联系的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本身一般不直接创造某种文化,只有当它与其它实体文化相融合才能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化一旦形成,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当前和未来人类的生存、生活,极具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当前中国的网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社会稳定、民心向背,是意识形态领域最为活跃、争夺最为激烈的媒体或者说是阵地;它是传统文化的新型载体,也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廉政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

 

    廉政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就其实质是实体和载体的关系。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一种社会现实反映的一种文化形态,必须与实体文化有关。网络承担“信息流”的沟通,如果不与实体文化以及现实文化融合起来,它只能是一个空架子。廉政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实体文化。随着网络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廉政文化也离不开网络文化这一最活跃、争夺最激烈的新型载体的参与,廉政文化必须渗透在网络文化,溶合在网络文化之中。

 

  二、运用网络文化载体,建设廉政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实践“三个代表”推进反腐倡廉要求我们廉政建设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其实质是扩大群众行使对政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而运用网络手段,可以加快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办事透明度。政务公开有利于从体制和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腐败的产生也具有预防和遏制的作用。我国长期以来,往往内印红头文件特别多,不仅群众不了解,而且容易暗箱操作,引发腐败现象的滋生。通过网络,倡导公开、透明原则,通过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增强行政权力的透明度,促使政府在实行办事制度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方便人民群众行使对政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目前,已在监督权力、反映民意方面有了很好的尝试,如宁波《东方廉政网》开办以来,平均日访问量达8000人次以上,至20036月,已受理网上有效投诉387件,举报158件,成为有效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一种有效办法。    

 

    (二)迎接网络时代的迫切要求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20031月公布,截止2002年底上网人数已达5910多万人,各类网站数量超过37.1万余个,宁波市城区有22%的家庭拥有了电脑。网络时代是人类社会的新形态,是历史进步的新阶段。而在网络时代形成的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迥异于以往的所有文化,发展迅速,影响巨大。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实际是一种眼球文化,谁能争得更多的眼球,谁就能在竞争中保持一度之地。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我们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各级领导要密切关注信息网络发展的趋向,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斗争,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因此,任何国家和民族如果不想让自己的文化衰落,就必然不断丰富和创新自己的文化,并向网络世界进军和向网络文化霸主挑战。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强烈要求

 

    传统的文化总是和新生文化相抵触,而网络文化却将传统的文明信息数字化,并经过网络媒体继续并将永远传播下去,它不但没有冲击传统文化,而且将传统文化更发扬光大。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政文化基础的国家。在古典文化中,如宋代清官包拯,权势不能淫,富贵不能屈;明代海瑞一身正气,当面直言,弹劾百官;清代于成龙甘守清贫,一生为民,他们的廉政故事被千古传唱。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不仅有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一代伟人是廉洁自律的楷模,更有诸如焦裕禄、孔繁森等数不胜数的领导干部,他们的廉洁自律感人事迹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代表了中国廉政文化的主流。在网络时代,这些传统的廉政文化需要通过网络而发扬光大。当代,“网民”队伍不断在扩大,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对网络的依赖是越来越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1690万网络用户中, 35岁以下的青年网民占87.63%,大专以上学历占84.8%。这一主要由青少年、知识分子组成的网络群体,是继承、弘扬优秀传统廉政文化的重要主体性人群。    

 

    三、网络文化对廉政文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飞速发展,作为一种有着独特魅力的全球文化,对当代传统文化、实体文化的影响是强烈而又巨大的。当代,网络文化对廉政文化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提供了廉政文化的重要载体

 

    把网络引入廉政文化,拓宽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通过电子信息传播,使传统廉政文化在“插上科技翅膀”后将增添新的活力,网络文化为廉政文化提供全新的文化载体,开创一个廉政文化的新天地。得益于网络文化,廉政文化在宣传广度得以扩大,廉政文化倡导的廉政理念随着网络得以发展。    

 

  (二)丰富了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

 

    网络文化提高廉政文化的层次,丰富廉政文化的内容。网络综合了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户外宣传等其他现存的媒体优势,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廉政信息以及成果,国内外的廉政文化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汇总。不但有助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宽了人类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而且使廉政文化的进一步开阔,有助于我借鉴国外的廉政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    

 

    (三)创新了廉政文化的传输方式

 

    与传统文化单向性传统不同,网络上的文化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具有交互性。在网上,每个人既是文化的参与者,又是文化的制造者。因此,网络文化也可以是互动式文化,更能激发受众的参与欲望。网络文化的综合传输方式,网络的互助性功能加强了交流与沟通,增强了廉政文化宣传的辐射力,使廉政文化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积极推进廉政文化的同时,也会给廉政文化以不良的消极影响,网络不良文化对廉政文化的冲击也是相当大的。网络文化中垃圾信息的传播,具有量大、快速、隐蔽等特点,给廉政文化的建设设置了重重阻力,对廉政行为规范的形成产生巨大冲击。尤其是网络文化的有害垃圾,大量色情、暴力信息以游戏方式直接出现在网上,对廉政文化建设导致毁灭性打击。一些西方国家以宣扬西方“廉政文化”出发,把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传入国内,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盲目趋从西方社会的腐朽的价值方式,给廉政文化构建带来不利因素。同时,网络文化的受众绝大多数是青少年,他们对不良文化鉴别力、免疫力不强,目前网络上滋长蔓延的各种腐朽思想、颓废情绪、色情暴力等,对他们潜移默化的渗透是很值得警惕的。    

 

    四、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在网络时代,要充分运用网络文化载体,大力倡导反腐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形成不愿腐败的社会氛围、不能腐败的规范制度、不要腐败的网络体系,真正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来构建廉政文化体系。    

 

    (一)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构建“知耻”的廉政文化氛围

 

    我国传统文化有优秀的“知耻”的廉政观点。《孔语》说:“行已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又说“羞耻之心,义之端也”。自我修养,应该从知耻辱开始,一旦有了羞耻之心,社会上的道德建设也就开了一个头。中国反腐败的艰难之处,正是缺少一种“知耻”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廉政文化的缺乏和弱化必然会给腐朽文化乘虚而入,诱导和腐蚀人们的意志,误导人们的行为。比如“笑贫不笑娼”,“笑廉不笑贫”,“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腐败文化如果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就会导致集体性腐败、体制性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

 

    当前,腐败文化在当前社会意识里毕竟不占主流,但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民众性,因此在全社会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而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中,不应该放弃网络文化这一重要的文化载体。一是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网站建设,让廉政文化渗透网络文化之中。要加大力度建设弘扬优秀廉政文化的网站,大力提倡有关部门尤其是纪检部门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廉政宣传主页和专门的廉政宣传工作网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廉政文化的合力。二是加强廉政文化精品建设。要多用廉政文化的精品去占领网上阵地,用先进的传统文化迎接网络文化的挑战。要在网络文化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优秀传统廉政文化,坚决低制西方的文化侵略现象。通过网络宣传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培养民众廉洁从政的信仰和追求的廉政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三是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进行“解毒”和“消毒”工作,要切实加强对网上主页和对非法、有害信息的删除工作,加强网络导向和引导。     

 

  (二)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构建“知畏”的廉政文化规范

 

    行廉政,拒腐败,心中应该有个“畏”字。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授权监督》一文中: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在反腐败斗争中,要注重“知畏”的廉政文化规范的建设。廉政文化,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性是建不成的。它还需要有结构性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建立文化规范和制度规范,形成一整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只有文化规范和政治规范双管齐下,才能养成人们的廉政文化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政文化建设与政治制度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当前,要运用网络文化,强化廉政文化制度建设。通过严格的监督制度,使掌权者“不能”贪;通过严密的惩治制度使掌权者“不能”贪。一是建立和健全网络测评预警机制。运用网络手段,加强预防工作,关口前移,从而在源头上做好腐败预防工作。在网上采取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等形式,每年开展民意调查,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意见和建议;设置网络廉情直报点,广泛收集信息,建立健全测评预警信息收集网络;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多种手段适时发布有关地区或部门的党风廉政测评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纠正进而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二是建立和健全网络权力制约机制。运用网络手段,强化监督的公开和透明,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威力,从而使权利和职权部门处于群众的监督下,彻底斩断腐败文化的滋生之源。在政府采购方面,有效发挥政府采购网络的功能,推行网上采购,增强权力制约透明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网上公开干部选拔任用的内容和程序,采用网上任前公示等方法;建立违纪违法网络数据库,为市场准入和信用建设服务等。三是建立和健全网络权力监督机制。运用网络手段,加强群众监督力度。积极探索网上举报、下访等新的方法和途经,拓宽信访渠道,方便群众监督;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的决策采取网络公示制,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完善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统一有序的廉政投诉网络等。    

 

  (三)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构建“有效”的廉政监督体系

 

    监督制约是防止权力异化的关健。要在全社会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体系,把权力的运行置于有效的监督网络制约之下,形成良好的监督效果。

 

    运用网络手段,构建系统的网络监督体系。一要构建公务活动监督体系。利用网络公开透明的特点,促进政务公开建设,把公务活动及服务要求在网上公示于民,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制定行政信息公开办法,明确公开范围、方法和程序;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与部门办事大厅间互通互联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上述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政府部门运行成本,为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国外在利用互联网监督公务活动,反对腐败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如汉城的“民愿处理在线公开系统”在第九届国际反腐败会议上作为优秀事例加以介绍。这一系统洗刷过去汉城“腐败魔头”的丑名,有80%的韩国公民认为这一系统“有助于提高市政透明度”,对防止腐败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二是构建对八小时外生活圈监督体系。如利用在国际互联网上注册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会圈监督网站,对每位干部实行动态监督管理,为今后发现线索、处理问题拓宽渠道。三是构建重点工作、重点工程的监督体系。用网络公开透明的特点,促进“阳光工程”建设,把重要政务活动、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在网上发布,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