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共江阴市委党校 江阴市行政学校 2016—2020年文化建设实施规划
发布时间: 2017-09-07 来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党校文化是党校发展的动力。中共江阴市委党校建校80多年来,一代代党校人爱党荣校、自强不息、薪火相继、言传身教,孕育了“忠诚、求是、和谐、创新”的党校精神,砥砺出“立校为党,执教为民”的使命责任,形成了“红色理念、绿色校园”的校园文化,蕴育了引领党校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为进一步继承党校优良文化传统,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党校事业科学发展,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精神,结合江阴市委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按照《中共江阴市委党校、江阴市行政学校20162020年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实施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学习型政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校姓党原则,让党旗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按照“实事求是”的校训,传承“忠诚、求是、和谐、创新”的江阴党校精神,建设一个内外和谐、富有魅力、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示范性县级党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政党文化,弘扬“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深入挖掘江阴党校文化的厚重积淀,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发展,创新党校文化,赋予党校文化以时代特色。

2、坚持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相结合。既要遵循党校文化的普遍规律,积极借鉴吸收其他党校文化建设的有益成果,又要研究江阴党校文化发展的实际,发掘提炼江阴党校文化的个性特点,形成具有个性特质鲜明的党校文化。

3、坚持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既要大力实施以公平公正公开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建设,培养教职员工优良的工作作风,又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的人文精神,培育教职员工奋发有为的高尚情操。

4、坚持理论学习和主体实践相结合。既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究,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参与党校文化建设并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发展愿景、发展目标

(一)发展愿景

进一步培育凝炼积淀“忠诚、求是、和谐、创新”的党校精神,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江阴党校特色的共同价值观。以法治的精神、人文的关怀,加强党校制度建设,根据变化发展的形势,与时俱进地修订完善各项制度,使党校的管理更加人文、民主、规范、有效。依据“红色理念,绿色校园”的理念,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秀的党校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激励人。加强行为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促进党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坚持党性原则,牢记使命责任。党校姓党是党校一切工作遵循的最根本的原则。牢记“实事求是”的校训,坚守“立校为党,执教为民”的党校使命,弘扬“忠诚、求是、和谐、创新”的党校精神,把“党校姓党”贯彻到党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党校发展的全过程。积极推进党校文化建设,努力做到文化中育校魂、活动中见党性、环境中显真知,形成特色鲜明的党校人的共同价值观。

2、坚持价值引领,着力凝神聚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见党性、育精神,努力让党校使命成为大家的自觉担当,让党校精神真正融入到党校人的灵魂和血液中,让忠诚于党的干部培训事业作为党校人的自觉追求。在文化活动中,自觉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唱好中国声音”。进一步梳理江阴党校发展历程,努力把握党校建设规律,物化党校建设经验,让党校“砥砺、求索、奋进”的八十多年发展历程感染激励党校人,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3、坚持制度建设,彰显文化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简约高效”原则,加强党校制度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一套科学完备、保障有效、服务发展的促进、激励、发展党校人的制度,形成富有江阴特色的党校制度文化。

4、坚持环境育人,建设人文校园。以“红色理念,绿色校园”来打造典雅温馨又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在绿化美化净化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开放式校史陈列内容,努力让校园里的每幢楼、每垛墙、每条路、每块地、每个角落都能“说话”,凸现校园环境的文化韵味和党校特色。优化江苏省文明单位建设成果,积极服务好江阴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三、主要措施

党校文化建设必须在“实事求是”的校训和“忠诚、求是、和谐、创新”的党校精神引领下,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全面加强党校文化建设。

(一)精神文化建设

1、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体现到党校教学、科研、管理、队伍、校风建设全过程。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党校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教育引导党校人形成高尚的精神情操。

2、精心培育江阴党校共同价值观。强化“忠诚、求是、和谐、创新”党校精神的教育与引导,用党校的新使命、新愿景、新目标来统一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不断激励党校人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化目标激励、待遇激励、竞争激励、感情激励,从思想、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关心教职工,满足党校人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使其勤于工作、乐于创造、甘于奉献,促进党校共同目标的有效实现。强化典型引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精神,倡导坦荡做官、诚实做人、认真做事,提升精神境界。

(二)制度文化建设

1、逐步完善制度体系。遵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规定,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简约高效”的原则,制定完善符合党校特征、体现党校特点、彰显党校特色的规章制度,使党校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师生员工对党校制度文化的认同感和理解力,使得师生员工人人知晓并自觉履行。依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党校发展的新形势和面临的新任务,贯彻从严治校方针,坚持民主参与,定期适时地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打造具有江阴党校特色的制度体系。

2、不断强化制度执行。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坚持刚性与柔性相配合,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纪律与教育相协调,推进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确立制度权威,依照章程和制度管理党校,确保制度实施的规范、公正、有效。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努力建构权责明晰、结构合理、分工协作、运行顺畅的运行机制。依据科学、高效的原则,坚持目标导向,科学合理设置机构,打破部门壁垒,强化服务职能,激发党校活力,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着力健全监督机制。强化民主建校治校理念,深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财务公开,确保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坚持和完善工会、团支部、妇委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支持群团组织为党校建设发展献计献策,自觉接受群团组织监督,确保教职员工民主权利、切身利益的落实。

(三)行为文化建设

1、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严谨治学、知行合一的优良教风。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地构建符合江阴实际、适应培训需求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更新机制,将培训内容进行模块化分类和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干部教育规律,积极引入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提升培训效果。加强理论学习,形成爱学、勤学、精学、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勤奋刻苦、博学善思、奋发进取的优良学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2、加强科研文化建设。强化“求是、创新、开放、致用”的科研理念,不断破除封闭的系统格局和研究视域,形成勇于解放思想、追求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科研氛围。坚持科研“服务教学、服务大局”目标,把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科研工作的着力点,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带动整个科研服务上台阶、上水平,使党校科研更具有党校特点、江阴特色。完善科研机制,形成正确导向、合理激励、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借助外力整合资源,切实加强与市委市政府政研部门的横向联系和科研院所、高校和上级党校的纵向联系,充分发挥主体班学员在课题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科研领军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提高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能力,促进协同创新,努力产出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3、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党校后勤服务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党校教学中心、科研基础地位的重要保障。加强党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把党校姓党原则贯穿党校工作全过程的重要体现。坚持品质至上的工作追求,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优化管理层级和流程,健全完善工作制度,以精细化管理推进工作品质的提升,展示后勤工作良好的形象。坚持后勤保障的正确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努力做到各项工作“让组织满意、让学员满意、让社会满意”。坚持员工第一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员工人文关怀,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切实解决员工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加强员工的精神关爱,坚持在发展组织的同时发展员工的理念,把培训服务中心建成员工的关爱之家。坚持文化品味的精神向往,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员工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团队精神等教育,倡导和坚持员工的读书活动,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以文化建设促进员工人文素养的提升,尽显浓浓书香校园的气息。通过服务文化建设,努力使“像家庭一样管理、像企业一样经营、像作品一样创造”的工作追求成为大家自觉的行为。

4、加强文化活动建设。积极发挥工会、团支部、妇委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等条件,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全体教职员工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品味情趣、思想境界和体魄心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培养、提高。坚持推进教职员工读书活动,进一步加强“博闻讲坛”建设,真正把讲坛建成交流、凝聚、散发党校人智慧的重要载体。组织教职员工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在公益活动中展示党校人良好的精神风貌。组织教职员工外出学习考察,汲取兄弟党校文化建设的成就,丰盈精神世界。

(四)物质文化建设

1.加强文化景观建设。加强文化景观改造,建设完善与校园环境相融合、彰显党校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各种文化景观,着力打造“红色理念,绿色校园”的校园文化。继续从党校历史积淀中挖掘文化新内涵、从时代实践中凝炼文化新品质、从工作展示中体现文化新理念,进一步完善开放式的校史展览,使党校的发展史更好地融入党校环境之中,切实发挥校史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党校的校园成为党校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成效的有效展示平台。

2、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根据需要,在基础设施改造过程中,在确保设施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上,注重基础设施所蕴含的文化品味和教育作用。加强现有各类文化设施的有序、有效管理,提高设施完好率和使用效率,加强对静品轩、健身房、乒乓球室等文体设施的完善与利用。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综合治理工作,使校园更显精致典雅、宁静宜人,更具教化作用。积极创建省绿化先进单位。

3、强化文化氛围建设。利用多平台加强校内外的形象宣传,加大富有江阴党校特色的文化传播力度,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积极利用现代网络平台,精心建好校园网站,使网站不仅成为展示交流党校工作的重要平台,更是展示党校员工风采、互动党校发展理念、彰显党校特质文化的重要窗口。尽心管好广播设施,丰富播放内容、优化播放时段、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广播营造更加优雅典雅、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更加浓厚校园环境的文化意味。悉心用好宣传栏、党员活动室等设施场地,注意动态更新宣传栏、橱窗、展板相关内容,及时传递中央有关精神和市委重大决策、党校工作发展进程、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积极传递党校发展正能量。

4、注重文化形象建设。逐步完善党校形象识别系统,按照要求统一规范制作、合理合法使用党校校徽、校标等各类标识系统。注重校内重要场所的标识宣传,优化校内建筑命名,在楼名、厅名、室名的命名中,体现党校特色文化、江阴历史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提升党校的社会美誉度。加强细节管理,于无声处体现工作的品味、文化的韵味、思想的意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党校文化建设,并对党校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成立党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党校文化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定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督促《实施规划》的贯彻执行。相关工作的落实,实施项目负责制。

2、组织保障。要依托党工团妇等党群组织,形成党校员工全体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设和培养一支党校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保证党校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和深入性。加强党校文化建设的自我反思,及时汲取党校员工、学员合理的反馈意见,加以补充、修正和完善,稳妥推进文化建设。

3、机制保障。将文化建设纳入党校整体发展规划,并使之与党校整体发展相适应。建立齐抓共管的党校文化建设机制,把文化建设落实到党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各个环节。把党校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从党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整体推进。

4、经费保障。党校应根据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与实际要求做好文化建设的经费预算,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用于党校的重大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文化设施建设,对在党校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优秀成果给予奖励。

 5、强化考核。党校每年制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的机制,将文化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相关人员考评的范围。建立健全评优表彰机制,定期评选表彰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